與雙相情緒障礙共處:你需要知道的事
Forest
8/2/20251 min read
與雙相情緒障礙共處:你需要知道的事
雙相情緒障礙是一種慢性的心理健康疾病,其特徵為情緒、精力與活動水準的劇烈變化。這些情緒波動從極度高昂的躁期(或輕躁期)到深度低落的憂鬱期不等。雖然每個人都會經歷情緒起伏,但患有雙相情緒障礙的人所經歷的情緒變化更為極端,並可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與人際關係。
雙相情緒障礙主要分為幾種類型。第一型雙相情緒障礙包括持續至少一週的躁期,有時甚至需要住院治療。第二型雙相情緒障礙則以重度憂鬱發作與較輕微的輕躁期交替出現為特徵。環性情緒障礙則是長期存在的情緒波動,雖不符合完整的躁期或憂鬱期診斷標準,但症狀持續存在。
常見的症狀包括:
躁期:情緒高昂、精力旺盛、睡眠需求減少、衝動行為。
憂鬱期:長時間感到悲傷、疲憊、絕望,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
目前認為雙相情緒障礙的成因是遺傳、腦部結構與功能變化,以及環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此疾病多在青少年末期或成年初期發病,早期辨識與診斷是有效治療的關鍵。
治療方式通常包括:
藥物治療:如情緒穩定劑或抗精神病藥物。
心理治療:幫助患者建立應對策略並維持心理健康。
生活習慣調整:規律睡眠、適度運動與壓力管理。
雖然雙相情緒障礙需長期管理,但在妥善的治療與支持下,許多患者仍可擁有充實且成功的生活。提升大眾對此疾病的認識、減少汙名化、以及鼓勵公開對話,是幫助患者邁向康復的重要步驟。